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质量、航天、交通、网络、数字中国建设。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领域,通过人、机、物、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和信息集成,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中国两个现代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力。下一步,迫切需要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系统,支持构建覆盖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智能制造和服务系统。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工业互联网支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在工业高端方面,工业互联网将有效促进从微观企业生产到宏观工业经济运行的透明高效,为工业经济从广泛到密集型、低端到高端提供支持,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形成新的价值分工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在产业智能方面,工业互联网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扩大生产性服务业,构建资源共享协同制造体系、智能灵活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大规模定制消费体验,对顺利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新的协同发展模式发挥关键作用。 二是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建模仿真、软件定义将大大提高产品、材料和工艺的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目前,尖端材料研发、新药研发、工艺创新、零部件结构设计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我国具有数据资源的自然优势,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工业科技创新,有望在基础薄弱领域取得突破。 三是工业互联网带动绿色低碳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时监控、动态优化和整体协调能力将在能源供应和能源供应两端发挥核心支持作用。在能源供应方面,数字技术将有效支持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供电和消耗能力,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变;在能源供应方面,数字技术将成为能源消耗、排放监测、优化和回收工业生产、城市运营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未来,数字技术的整合应用预计将为全社会带来15%~碳排放减少40%。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夯基梁基本完成,应用效果日益突出,工业生态不断增长,转型动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实践。总的来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从破土萌芽的起步发展期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快速增长期,从试点应用到规模推广,发展水平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一)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系统化建设 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网络、平台、安全并行推进,建设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纵观国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中国同时启动了工业互联网相关战略的实施。中国注重政府指导、场景牵引和供给侧驱动的发展路径,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的系统布局,推动不同信息阶段工业企业的共同转型。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系统化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初步建设了低延迟、高可靠、覆盖面广的网络设施,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5G “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3100多个,标识分析系统服务企业近9万家;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双跨综合、行业/区域特色、专业技术平台体系150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授权企业160多万家,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点;建立系统、协调、高效的安全体系。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已监控覆盖全国31个省级平台,显著提高了工业企业防范信息风险的能力。 (二)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果不断突出 我国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应用不断推进,实现了“点、线、面”综合应用的发展趋势,应用渗透率迅速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创新模式不断出现。在企业层面,研究、生产、供销、服务各环节的单点应用不断深化,延伸到全环节的综合整合,形成平台设计、智能制造、网络协作、个性化定制、服务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车间-工厂-企业”全层次数字化转型,建设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工厂。在行业层面,工业互联网和行业知识整合加快,制造业领导者积极推动工厂应用到行业上下游,推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整合发展的新模式,工业互联网已广泛授权石化、汽车、电子等45个国民经济类别。在区域层面,工业互联网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转型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数据收集和资源配置,为工业园区、示范基地、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有效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八个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在东部发展、中部崛起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 我国工业互联网专注于融合和前沿技术,加快创新,“政府引导” “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进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3)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 中国工业互联网专注于整合和尖端技术,加快创新。”政府指导 “产学研协同攻关”推进模式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以来,中国深入实施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大规模突破了一批工程技术项目的网络、平台和安全,实现了从1到N的产业推广突破。在技术创新方面,数据采集处理、TSN先进网络、异构协议分析、时间数据库、工业智能算法、识别分析软硬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推动了一批市场化的特色解决方案和产品出现在行业中。在公共服务方面,通过构建运营监控、技术创新、大数据管理、识别管理、网络验证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加快“实验室验证-小型商业验证-大规模推广”产业化进程,提高工业互联网供需匹配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日益优化 我国从产业生态、创新载体、产业融合等方面统筹规划,构建多元化融合的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工业生态方面不断壮大。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已超过2300人,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工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持续增长,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0760亿元。在创新生态方面,中国通过技术创新验证,推动建设19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和推广中心,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推广中心,加快技术工程化与产业化融合进程。在产融生态方面,资本市场加大了对产业的支持力度,产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领域a股上市企业逐年保持增长,2021年a股新上市企业首次募集资金约437.16亿元,692家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100亿元。 深化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新的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并提供了基本的遵循。站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目标方向,整合资源,促进新工业化,以整合应用、综合创新为主线,促进工业知识基础,突破数据利用瓶颈,努力创造互补合作生态,考虑发展和安全,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一是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要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依托试点示范和云项目,培育多个行业应用示范项目,注重基准企业试点的共同方法,形成大规模推广的驱动作用。继续研究重点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标准、方法和路径,研究制定产业一体化应用指南,加强对重点产业创新探索的指导。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实施,促进政府和工业共同服务的创新探索,提高区域数字化转型水平。 二是以整合技术领域为突破点,加强场景驱动的综合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加强工业互联网与新兴技术一体化研究,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 数字孪生、 AI、 依托推广中心开展技术公关验证,加快技术创新和工程化验证,区块链融合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特定场景集成技术研究,重点关注协调研发、数字原型、设备运行维护、质量检测、能耗优化、生产可追溯性、企业数字驾驶舱、智能服务等场景,突破数字技术与研发设计、工业控制、企业管理等工业技术集成瓶颈,创造一批工业复制推广软硬件解决方案。 三是努力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不断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技术路线、产品谱系和产业链图谱,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实现从基础硬件、核心软件到关键系统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突破,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配套产业,鼓励发展数据生产加工、软硬件系统适应检测、项目建设实施、第三方评价监督等相关产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配套服务能力。 四是推进产业知识数字化建设,提高产业软件创新突破水平。面对高端工业软件的核心模型瓶颈,深化知识工程建设,引导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利用数字手段沉淀转化一批专家知识库和生产工艺包,提高工艺知识的开发、包装、交互和使用,降低工业知识利用门槛。加强工业应用程序的发展,加快基于核心模型和数字工艺包的高价值工业应用程序的创新,培养一批工业知识数字工程师,提高工业软件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五是建立和推广工业数据空间,建立和完善数据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工业数据确认、流通和交易的标准和规则,不断完善工业数据空间架构设计,组织建设工业数据空间测试床,开展可信的应用示范,探索工业数据流通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可行方案。扩大可信的工业数据空间生态链,鼓励培育多家专业的工业数据服务提供商,形成多个工业数据集合工具库,加强工业数据挖掘利用水平。 六是继续扩大各方合作产业生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跨境合作机制。大力发展联盟、协会、学院等组织,搭建跨境合作平台,引导不同主体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合作。引导不同能力的平台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合作,构建基于平台的创新解决方案服务生态,提高工业互联网服务水平。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为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结合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通过设备物联、机器人乘梯、设备售后管理系统、电梯物联网等产品和服务,助力电梯及特种设备、医疗设备、机器人、环保设备、环卫设备、电力设备和水务设备等工业客户进行后市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开启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