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部门最近发布了《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多个未来产业孵化器和试验区,突破100个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00个标志性产品,建设100家龙头企业,探索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制定100个关键标准,培育100个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将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将实现全球领先。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广泛应用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重点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培育了一批生态龙头企业,构建了未来产业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的重要政策来源。
关键任务如下: (一)全面布局未来产业 1.加强前瞻性规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产业发展方向。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准确识别和培育高潜力的未来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国家体制的优势,引导地方政府合理规划、精准培育、错位发展未来产业,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高端、智能、绿色为目标,充分发挥前沿技术增量器的作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2.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的作用,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应。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聚集产学研资源,系统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推进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源头。举办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各界创新动力。 3.促进成果转化。发布前沿技术应用推广目录,建设未来产业成果“在线发布大厅”,打造产品交易平台,举办成果对接展,促进供需准确对接。构建新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市场模式,选择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专业机构,探索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实施第一(套)重大技术设备和第一批材料激励政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三)打造标志性产品 4.突破下一代智能终端。开发适应一般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产品,支持工业生产,提高质量和效率,实现新的工业化。消费级终端发展广泛,智能便捷,沉浸式体验,满足数字生活、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新需求。打造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医疗健康终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质量。突破具有爆发潜力的超级终端,如高级智能网络汽车、元宇宙入口等,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5.做好信息服务产品。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推广开源技术,建设开源社区,建设开源生态系统。探索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数字生态。加快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类脑智能等软件产品研发,鼓励新产品示范应用,激发信息服务潜力。 6.未来加强高端装备。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更好的生活需求,加快重大技术设备项目的实施,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型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舶等高端设备产品,推动新技术产业化,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设备体系。进一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弥补基础部件、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基础软件的不足,巩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
(四)扩大产业主体 7.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通过内部创业和投资孵化,引导龙头企业前瞻性规划新轨道,培育未来产业新主体。实施中央企业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计划,加快未来产业新企业培育。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梯度培育专业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支持新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培育多元化的未来产业推广力量。 8.打造特色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培育未来产业链,建设先进技术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化示范基地,建立未来产业试点区,促进产业特色集聚发展。创新管理机制,构建数字供应链产业链,促进创新资源的收集,加快数据、知识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 9.构建产业生态。加强产业、大学、研究、应用合作,建设未来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大中小企业整合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加强国家统一市场下的标准互认和要素交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构建产品配套、软硬协调的产业生态。
(五)丰富应用场景 10.探索新的工业化场景。围绕设备、原材料、消费品等关键领域,建设设计、生产、测试、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应用试验场,促进未来工业技术的大规模迭代应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加快产业链结构、流程和模式的重构,探索未来制造业的新应用。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丰富的场景优势,加快建设多元化的未来制作场景。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的推广,以场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11.创建跨境融合场景。依托重大活动,实现前沿技术和产品的跨领域、综合试点应用,打造示范标杆。加快探索未来空间方向的成果创新应用,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项目和项目场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打造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创新未来信息服务场景,加快形成平等、便捷、智能的信息服务新范式。 12.建设标志性场景。定期选择和发布典型的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库。引导地方政府开发特色标杆示范场景,依托场景组织高水平供需对接活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鼓励企业开展应用场景创新研发,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原创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试验场景,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六)优化产业支撑体系
13.加强标准引导和专利护航。结合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统筹布局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路线,加快重点标准发展。及时对重点标准进行宣传、实施和培训,引导企业达标,加快未来产业标准的应用和推广。促进标准、专利和技术的协调发展,引导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完善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和储备机制,深化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组织合作,构建未来行业优质专利选拔、评价和推广体系。
14.同步构建中试能力。根据行业需要建立一批中试验和应用验证平台,提高精密测量仪器、高端测试设备、模拟软件设计等供应能力,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验环境,加快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建设一批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高工程开发、技术熟化、样品试制、试验验证等中试服务水平。
15.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未来产业龙头企业家和科学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原创创新,容忍失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建设多所未来技术学院,探索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培训,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短缺。
16.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推进5G、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千兆光网等建设,前瞻性布局6G、研究卫星互联网、手机直接连接卫星等关键技术,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网、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未来产业提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深化设施、设备和数据共享,加快前沿技术转化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赋能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发展公路数字经济,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仅用于学术共享。如果您意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它!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具备服务型制造基因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依托自身高标准建设的数字化工厂,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工业物联网通信和边缘计算产品,面向国内企业提供设备智能化和智能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企业EHS(环境、健康和安全)解决方案。依托传感与控制、边缘计算、5G通信、工业低码、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构建智物协同云,实现“云边端”的融合并赋能行业场景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环保设备、新能源装备、机器人、 电梯及特种设备等工业设备行业和医疗物联网领域,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降本增效,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