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18个月,先后帮助1200余家工业小微企业,获得各类贷款超过12亿元。这是哪家银行的新业务?不是。或是担保、小贷公司的业绩报告?也不是。在江苏常州,有一家“不务正业”的激光设备制造企业——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他们开发的“i-Martrix”平台,连通全国2.6万台设备、1.5万家企业,每天收集工业生产数据1.5亿条。这些看似只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却巧妙地经过“生产力征信”模型,转化为小微企业的征信报告,让企业征信摆脱了对财务数据的依赖。“企业利用我们提供的‘生产力征信’,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运营情况,金融机构也就能据此发放贷款,解决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天正股份董事长张翀昊说。生意做大了为何还亏损如果没有5年前的一次“头脑发热”,张翀昊还在世界500强企业,干着海外并购重组的工作。那次,他回到国内进行并购重组调研,被国内的创新创业氛围所感染,“一激动就辞职留下来创业了”。张翀昊曾在意大利国家激光实验室工作多年,因此他的创业项目也选择了这个最熟悉的领域。2013年10月,张翀昊创立的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激光切割设备起步,2015年销售就超过亿元,2016年即成为国内较大的激光装备生产商,最高峰时,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10%,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一半。此后,装备业务每年的增长都保持在60%以上。然而,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张翀昊却发现公司却越来越“难赚钱”了。2016年,企业销售突破3亿元,应收账款逐渐增加,资金链一度紧张。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原因不在于公司的产品或管理,而是来自客户的账款拖欠。一方面,企业客户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天正80%的客户为中小微企业),导致设备货款回收困难。“我们6个月回款率大概在50%,8个月能达到70%,这在行业内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张翀昊说,但是装备行业的净利润普遍低于10%,所以每到年底一算账,现金流往往都是负值。另一方面,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虽然有服务的意愿,但由于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客观的财务数据,导致企业征信、授信等工作很难展开——国内充沛的资金端,与工业领域巨大的资金缺口(特别是工业中小微),形成了严重的矛盾,极大阻碍了工业制造的技术更新。小微企业贷款难在哪里如同天正股份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微企业一样,我国的工业中小微企业达2000万家,也占了工业企业的绝对多数。“不是我的客户不想给钱,而是他们生产也需要资金,但是他们的客户也拖欠货款,一环套一环。”调研的结果,让张翀昊发现一个矛盾的现象:工业中小微企业体量巨大,但融资困难,“我国每年新增设备12万亿台套,存量设备达50万亿台套,且平均8年就要更新一次,年融资需求超过12万亿。”据统计,在工业制造领域、产成品流通领域的金融服务,有超过10万亿的缺口。而目前投向工业制造领域的金融信贷,大部分又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融资能力最弱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反而得不到信贷支持。据统计,工业中小微的资产负债率,不足大企业的10%,严重缺乏流动性。而江苏作为工业大省,有55万家工业中小微;常州作为工业重镇,有5万家工业中小微企业,矛盾尤其突出。“主要原因就在于,按照目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要求,工业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张翀昊说,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缺乏完整的财务数据,更缺乏不动产抵押;另一方面,客观的设备开工时间、有效生产、满负荷时长、8小时外工作、故障信息等生产数据无法作为征信基础。也就是说,即使中小微企业有订单、在生产、能盈利,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很难获得授信与贷款。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张翀昊作为一个企业家,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他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辛苦创业一手培育起来的企业,就要卡在“应收账款”这个环节上,难有寸进步。
12下一页>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为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结合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通过设备物联、机器人乘梯、设备售后管理系统、电梯物联网等产品和服务,助力电梯及特种设备、医疗设备、机器人、环保设备、环卫设备、电力设备和水务设备等工业客户进行后市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开启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