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各行业线上运行已成为常态,这一时代特征极大促进了整体社会的数字化变革。由此,人们对承载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2022的上半年,尽管长三角区域内多地曾受疫情影响,但数字基础设施的构建并没有受到过多阻碍,仍有多个数据中心相继落成并投入运营。
2022年5月,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落户上海松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数据中心园区;
2022年4月,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落户安徽省合肥市,是长三角在建规模最大、安徽省首个超大型智算中心;
2021年下半年,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在麒麟科创园落成并投入运营,是长三角地区已投运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智能计算中心。
根据经济学规律,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数据中心供给量逐渐提升的现象之下,必然暗示着其背后旺盛的算力需求。
那么,长三角地区的算力需求规模到底有多大?
需求来自哪?
既然对数据和算力有强烈的需求,那需求从何而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金融及高新科技企业的重要集聚区,互联网企业以及具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传统企业是长三角数据中心的主要用户。
根据《长三角数据中心新基建发展白皮书》,在长三角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行业用户结构中,以视频、游戏、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以金融、物流、制造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和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下,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互联网行业需求情况
视频行业以租用数据中心为主。2019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要求到2022年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元,实现超高清视频自制内容储备量超过5千小时,多渠道4K版权内容总库存量超过5万小时。随着数据体量的增大,视频行业数据中心需求将日益扩大。
游戏行业前端和后端对于数据中心有着不同的需求。前端需要与用户进行实时交互,重点关注服务器CPU计算能力及内存等,后端主要负责存储用户及游戏相关数据,侧重于选择高等级数据中心或自建数据中心。
电商行业以自建或者租赁数据中心为主,对峰值访问时的带宽和时延有较高要求。大型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拼多多等总部均设立在长三角区域,未来,其电商业务的进一步扩张,将对长三角数据中心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传统行业需求情况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需满足“两地三中心”的部署形式,同时对于安全性和网络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根据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统计数据,2019年,长三角地区全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均值首超7%。未来,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将催生更多金融行业数据中心需求。
制造行业数据中心主要用于承载自身生产需求。目前,长三角制造产业分工协作正持续优化,以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长三角产业地图已基本完成;未来,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供给”有多少?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长三角地区高度重视数字新基建发展,以数据中心产业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布局,环上海数据产业带已初步形成。
多次利好政策的出台,给数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供给”提供了牢靠保障。
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三年内上海市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达到2700亿元。
江苏省、浙江省均出台新基建政策,加大数据中心投资力度,其中浙江省预计2022年建成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25个左右。
除此之外,长三角地区布局多个智能计算中心,极大提高了单位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能力。
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共规划了6栋数据中心,建设16000个中高密度机架,可容纳30万台服务器,约2000万云核能力、1400PB存储能力。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已运营系统的AI计算能力达每秒80亿亿次(800P OpS),1小时可以完成100亿张图像识别、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
需求规模有多大?
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规模是评估算力需求的重要参考因素。
数据显示, 2020年长三角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比2019年高2.23万亿元,占长三角GDP规模总量的44.26%,比2019年高3.26个百分点。以浙江为例,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86%,高于“十四五”规划公布的2020年7.8%全国总体水平和2025年10%的预期目标。
在蓬勃的数字经济背景下,上海市将“打造计算高地”做为“十四五”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未来,上海将持续推进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及智能感知,形成云-边协同的算力设施架构,实现随需的算力资源供给,建成全球领先的算力中心集群,打造国内算力协同效率最高、算力供给最充沛的城市之一。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为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结合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通过设备物联、机器人乘梯、设备售后管理系统、电梯物联网等产品和服务,助力电梯及特种设备、医疗设备、机器人、环保设备、环卫设备、电力设备和水务设备等工业客户进行后市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开启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