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240多个。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从生产场景扩展到整个产业链。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中国将研究和发布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顶层设计的发展,提高中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的供应能力,突破数字与真实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重庆海尔洗碗机互联工厂生产经营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在湖南长沙,一台焊接机器人刚刚垂下焊枪,远在600公里外的树根互联广州展厅大屏幕上,各项指标实时呈现。
“我们研发的‘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连接了120多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收集了工厂下料分拣、焊接、机加等不同工艺段的设备运行数据,看到了设备的运行状态。”树根互联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东东告诉《经济参考报》,看似饱和的生产线实际上有很多待机和生产等待时间。通过计划生产、过程监督和质量控制的在线和智能控制,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产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产量。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中国有240多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28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类别,新模式、新业态、新创新活跃。
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推进“5G 工业互联网”,推广远程设备控制、机器视觉质量检验等大量典型场景,推动5G应用加速从生产辅助环节延伸到核心环节。
“工业互联网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应用深度已从生产辅助环节的信息化扩展到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分析和优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在视觉质量检验、智能仓储、质量追溯、智能生产安排、精益生产等8个场景中的应用占50%以上,在优化工艺、设备故障诊断、预测等建模分析场景中的应用占比显著提高,从龙头企业覆盖整个行业。
余晓辉表示,从研发设计到品牌营销,以及基于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工业互联网从制造环节扩展到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重要方向。
促进大规模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应着力解决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和难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告诉《经济参考报》,在准确研究和判断工业互联网发展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要提出适应和引领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应用体系,加强制度创新和系统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正在加快部署,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提出,将开展11项重点行动,如网络系统强基行动、标识分析强化行动、平台系统成长行动、数据收集赋能行动、新模式培育行动等。其中提出,推动出台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体系规模发展政策文件。共有300多个二级节点推动各地各行业建设,标识注册总量超过4000亿,日均分析量达到1.5亿,企业接入量达到30万,线上递归节点不少于20个。以重点制造业集聚区为重点,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平台 园区”赋能深度活动,总结服务规范,开发“平台 园区”评价方法,促进落地路径,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和普及。
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优化和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和发布指导意见,促进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关键技术、互联网、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加快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薄弱环节、锻造板、树新板,不断提高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应能力,突破数字与真实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转型门槛不断降低
业内专家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投资成本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转化为收入,这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转型的难度。因此,有必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降低企业转型的门槛。
苏州长江工业经济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徐天舒告诉《经济参考报》,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许多制造企业经常存在“不敢转”、缺钱缺技术“不愿转”、设备标准数据标准不统一“不能转”、缺乏智能诊断和后续服务“不会转”等障碍。他认为,企业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转型方案,数字转型应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协同运营,形成数据流的集成和兼容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何泉指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集中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平台互联。他认为,大型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多数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通过公共云将工业控制从当地扩展到云,实现远程维护。
肖荣美建议加强对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研发的财政支持,继续巩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重点产业与工业互联网的综合应用水平,加快矿山、能源、医疗、交通、物流等产业的综合推广。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促进短板产业链、优势产业链、传统产业链、新兴产业链,为优质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新华社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为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结合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通过设备物联、机器人乘梯、设备售后管理系统、电梯物联网等产品和服务,助力电梯及特种设备、医疗设备、机器人、环保设备、环卫设备、电力设备和水务设备等工业客户进行后市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开启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