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使用条款》

链上发力 工业集群加速崛起

2024.02.27

随着流化床装置的低声,绿豆大小的颗粒硅不断流入储罐,等待检测合格后包装入库……这是记者在协鑫科技颗粒硅生产基地看到的一幕。“目前我公司颗粒硅订单非常满,产能几乎达到满负荷状态,三个生产基地,工厂24小时倒班生产。”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目前,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新三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全球十大动力电池装载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70%以上,创历史新高,制造端产值超过1.3万亿元;同时,“新三样”产品总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

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到“新三样”,在世界货架上“中国制造”这一变化是我国制造业发展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新三样”快速崛起为促进经济持续恢复注入了信心和活力,成为培育新质量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链”上发力 工业集群加速崛起

走进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机器轰鸣,机械臂在生产线上挥舞,AGV无人驾驶汽车忙碌地来回穿梭。在这里,经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看似复杂的汽车零部件只需60秒就可以组装成全新的新能源汽车。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工业园。目前,工业园区以汽车厂为核心,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供应最快3小时的生态系统,可实现10公里内电池、电底盘、车身等核心零部件的配套供应,100公里内80%以上的配套供应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说:“在100公里范围内建设主要部件供应,不仅可以减少运输和储存环节,缩短供应周期,还可以加强上下游协调,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据了解,2023年,这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约有48万辆,销往世界各地。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珠江三角洲,中国还在形成长江三角洲、京津冀、西南、中部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生产销售逐年上升,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形势。

“归根结底,要培育和发展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就必须通过合作创新和合作,将制造业推向中高端,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专家指出。完整的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就像一个“加速器”,为“新三样”快速上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光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完整丰富的产业链。“由于国内光伏产业本身的竞争力,中国光伏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从高纯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辅助材料、光伏生产设备到光伏产品的应用,并在各个主要环节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

在安徽合肥肥东县蒋集水库,蓝色层层望不到头“风帆”漂浮在水面上,仿佛万船竞渡。仔细看,斜立在水面上“风帆”原来是蓝色光伏面板。肥东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光伏第一县”为了实现愿景,努力实现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打造全球光伏产业的智能制造高地,围绕高效光伏电池板、部件智能制造和上下游产业链。

“位于长三角的安徽,区位优势明显。我省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培育了光伏玻璃、电池板、组件、逆变器等产业链优势环节,光储产业布局相对完整。2023年,安徽省光伏储能产业创新能力实现突破。全省共有62家先进光伏和新能源储能高新技术企业,169家,3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国家创新平台1个,总数6个;依托阳光电源、华盛新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的创新成果相继诞生,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安徽只是中国众多光伏产业集群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青海、内蒙古、陕西、四川等省都提出加强光伏产业集群建设,光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不断向前发展“新台阶”。

创新驱动 点燃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三样”技术创新是加快新质量生产力形成的关键。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取得创新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在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千里续航”麒麟电池大规模生产和交付,并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磷酸锂4C超充电池,10分钟内可持续400公里;上汽投资的陶器技术率先实现了世界上半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2024年,第一款智己品牌纯电动汽车,配备半固态电池,寿命超过1000公里。在智能化方面,华为ADS2.0、小鹏XNGP等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城市智能辅助驾驶,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小米汽车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汽车“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模型决策”,可实现超高难度功能,如实时观察、动态调整泊入机械库位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从全球角度来看,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最新车型基本上是在中国推出的,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中应用的。这两个“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竞争综合实力。宁德时代以创新发展为基础,建立了材料和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商业模式等四个创新体系,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坚持多条平行的技术路线。“我们正在稳步推进钠离子电池、多磷酸盐电池和凝聚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积极储备下一代电池技术,引领新能源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负责人说。

凭借领先的技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从“用市场换技术”向“反向输出技术”变化。宁德时代采用技术授权服务模式,帮助福特建设自己的电池厂;小鹏与大众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技术合作模式的出现表明,中国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汽车市场,也是汽车技术创新的源头。未来,更多的国际企业将在中国开展类似的合作。

“2024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汽车行业的许多新技术将率先在中国市场应用,新车型也将率先在中国推出。汽车定义政策的来源更多地在中国。可以说,下一代汽车产品将由中国市场定义。”中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未来两年,中国不仅将保持销售领先,在技术和规则定义上: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将成为亮点,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标志性技术有望进一步突破,智能驾驶应用路线逐渐清晰,汽车和ICT、加快能源与产业融合。

技术迭代更新也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根据全球太阳能电池实验室发布的最高效率图,自2023年以来,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打破了5次纪录,目前仍有7次记录。其中,中国企业创造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全球最高效率纪录保持在26.81%。这一创新趋势可能在2024年继续。

多晶硅是光伏上游的重要原料,其纯度极大地影响了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长期以来,由于技术门槛高、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等深层次原因,多晶硅行业几乎被传统的西门子法改良所统治。由于颗粒硅的大规模生产,这种模式已经被打破。

“与传统的棒状硅相比,颗粒硅具有体积小、流动性强、无破碎、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可以完全避免掺杂质的风险,在质量、成本和减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我们的颗粒硅产品不断迭代,金属杂质含量低于0.5ppbw(十亿分之一)产品比例已超过90%,综合耗电量明显下降。”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自豪地介绍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颗粒硅产品。

“目前,光伏电池技术正处于从P型向N型的转换期,对金属杂质的要求较高。2024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使颗粒硅产品的总金属杂质含量达到0.5ppbw,甚至更低,努力实现N型硅100%覆盖下游龙头企业。颗粒硅转换效率有望超过未来N型组件的棒状硅。”宋昊说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协鑫科技颗粒硅的市场份额约为20%,预计2024年将超过35%。

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表示,光伏产业是一个以成本为导向的产业,其发展核心是提高质量和效率。高效电池技术的量产应用绝对有利于促进我国乃至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随着P型电池转化效率接近天花板,N型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在2024年取得新的突破:TOPCon电池量产规模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将迅速提高;HJT异质结电池将加快降低成本和效率,并进一步释放产能。“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持主要环节技术领先的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调研究,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创新。”江华强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4年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达到13亿千瓦左右,总装机比例将上升至40%左右。

“出海”提速 双赢的全球产业链

在上海通国际码头,“上汽安吉申诚”在大型外贸滚装船旁边,一辆又一辆时尚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港口通道驶入船舱。随着汽笛声的响起,这艘装载着1000多辆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正式启航,驶往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

在3000公里外的巴基斯坦沙漠中,一排排分散的深蓝色光伏面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巴基斯坦第一个使用N组件的光伏电站,其4万多个高效光伏组件产品由中国光伏企业晶澳科技提供。

我国“新三样”产品持续“走俏”成为中国的海外“智造”走向世界的美丽“名片”。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总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近30%。与此同时,“新三样”“走出去”除了产品出口,在海外投资建厂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战略选择。

从东南亚到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海外地图不断扩大。比亚迪上个月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其第一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泰国工厂将于今年正式投入运营;广汽埃安宣布在泰国投资23亿泰铢建设电动汽车制造商,预计第一期将于今年7月建成……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海外布局也显著加快。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第一家海外电池厂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二家欧洲工厂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正在顺利推进;国轩高科技在美国、德国、印度、越南等地布局了海外生产基地;蜂巢能源还将在德国建立欧洲电池生产基地和欧洲研发中心。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其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全球化的,材料部件也应通过全球采购进行采购。伴随着中国汽车生产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是一个历史性的必然过程。中国汽车在‘走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新技术、低碳产品和概念被带给了国际消费者。同时,中国汽车公司在海外建厂,布局供应链,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福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傅炳峰说。

但他还指出,中国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目前,中国汽车的海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汽车工业电气化的成功转型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我们的智能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预测的未来。”付炳锋说。

BYD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增长力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迎来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新机遇时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相信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到2025年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上升到70%。中国汽车‘出海’,中国品牌和中国技术也在世界各地日益传播,这也促进了中国汽车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竞争力等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我们相信,未来,随着中国汽车技术实力和品牌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将显著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出海’阶段。”负责人说。

光伏产业在产品畅销全球的同时,其产品也畅销全球“海外产业链布局”的步伐也从“落地区域产能”步入“全球化产能布局”的新阶段。“由于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不断积累,我国光伏产品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成为海外客户的首选。预计2024年,海外光伏市场将保持可观稳定的增长。除了欧洲等传统市场外,美国、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机遇也将继续出现,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增长极。”江华指出。

随着光伏制造端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光伏企业要真正打造品牌,实现从“走出去”到“走得好”,必须着眼全球,多点布局。“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中国光伏企业必须敞开双臂,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海外建厂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和利用当地本土化发展政策,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还要与当地资源深度绑定,如培养当地本土化人才、充分利用当地资金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促进光伏产业链的全球化。”江华说道。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仅用于学术共享。如果您意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它!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具备服务型制造基因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依托自身高标准建设的数字化工厂,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工业物联网通信和边缘计算产品,面向国内企业提供设备智能化和智能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企业EHS(环境、健康和安全)解决方案。依托传感与控制、边缘计算、5G通信、工业低码、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构建智物协同云,实现“云边端”的融合并赋能行业场景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环保设备、新能源装备、机器人、 电梯及特种设备等工业设备行业和医疗物联网领域,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降本增效,提升经济效益。

准备好让您的设备接入数字世界了么?

鲁邦通团队特别希望与您交流,分享给您我们是如何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的商业模式